九三學社普洱市基層委員會到瀾滄縣開展調研
7月16日,普洱市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普洱市基層委主委黃鶴帶領九三學社普洱市基層委組成的調研組,就“挖掘普洱市縣域鄉土特色產業,助力農民多渠道增收”課題,赴瀾滄縣開展調研。
調研組深入到瀾滄縣栘依、甜龍筍、方竹等種植基地進行實地調研,詳細了解鄉土特色產業的發展歷史、生產經營狀況、市場銷售和開拓情況。
縣域鄉土特色產業具有投入低、見效快的特點,在普洱市脫貧攻堅階段,“一縣一業”、“一村一品”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各縣域鄉土特色產業經過長期發展形成了一定規模,有固定的經營模式和穩定的銷售市場。經調研發現,瀾滄縣從事栘依、甜龍筍、方竹種植的農戶年收入均在萬元以上。但縣域鄉土特色產業的發展存在管理粗放,品種更新慢、市場抗風險能力弱等問題,調研組在調研過程中,充分發揮九三學社科技人才優勢,以提高農戶種植收益為目標,就如何改進栘依、方竹的種植方式進行了“手把手”現場教授,就品種改良、示范基地建設進行了“面對面”交流。調研組還針對如何發揮鄉土特色產業園林優勢,積極吸引游客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如何在研究和拓展消費市場的基礎上加強規范化管理,形成規?;a業鏈;如何通過產品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增加經濟效益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通過此次調研,調研組成員表示,今后要發揚“時代楷模”朱有勇院士的精神,多深入基層、深入農村開展調查研究,結合普洱產業發展實際,以解決實際問題確定研究方向,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讓科技更好服務產業發展,大力提升農業科技化水平,更好地助力農民持續增收,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云南省農村居民持續增收三年行動方案》相關要求做出貢獻。
瀾滄縣政協有關領導陪同調研。
(九三學社普洱市基層委 馬硯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