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fq8i2"><li id="fq8i2"></li></code>
    <code id="fq8i2"><li id="fq8i2"><samp id="fq8i2"></samp></li></code>

    <font id="fq8i2"><noscript id="fq8i2"></noscript></font><font id="fq8i2"><noscript id="fq8i2"></noscript></font>

      1. <font id="fq8i2"><span id="fq8i2"></span></font>
        <font id="fq8i2"></font>
        當前位置:首頁 > 文藝天地 > 散文

        八百壯士耀日月---九三學社參觀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遐思

        發布日期:2021/1/19 14:47:53     瀏覽次數:11493

        一座倉庫,因為英雄的堅守,而成為民族永恒的豐碑

        ---- 題記

         

        李躍斌

         

        (一)

        為牢記歷史,緬懷英雄,2020年隆冬時節的一個上午,九三學社云南省赴上海交通大學培訓的社員,前往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參觀學習。在車上現場教學點帶教老師激情介紹:四行倉庫是大上海唯一的戰爭遺址,這座建于1931年的倉庫,位于蘇州河北岸,是一幢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六層大廈,因是舊上海金城、中南、大陸、鹽業四個銀行共同出資建設而得名,統稱四行倉庫。

        四行倉庫靜靜坐落在蘇州河北岸。

        下車伊始,富有歷史感的四行倉庫那布滿彈眼的墻體便映入我們眼簾,古老的倉庫墻體上依舊保留著昔日的彈痕,激戰造成的大面積破損墻體被真實而完整地再現,觸目驚心。那被日軍留下的炮彈孔和子彈孔無聲地向人們訴說著中華民族浴血抗戰的歷史。整面墻完整的呈現了1937年冬“八百壯士”誓死保衛四行倉庫的英雄場面,震撼人心,向過往的人們敘述著歷史的滄桑。

        抬頭仰望,彈孔累累的四行倉庫傲然屹立,滿目蒼夷的紀念館西墻震撼了在場的我們每一位學員,歷史與現實在這里交匯,尚未進館參觀,但心靈已經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一座中華民族英雄豐碑的坐標。

         

        (二)

        現場教學帶教教師講解,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包括序廳、血鏖淞滬、堅守四行、孤軍抗爭、不朽豐碑及尾廳等部分組成。我們步入進紀念館大門,一走進展廳,就被眼前一幅巨大的謝晉元將軍家書所吸引,家書寫道:“巧英吾妻愛鑒:日內即將率部進入滬凇參戰……為國殺敵,是革命軍人素志也……”

        讀了這封出自淞滬抗戰時期,充滿愛國犧牲情懷的家書,仿佛打開了滬凇會戰的歷史篇章,讓人瞬間回到了1937年那個硝煙彌漫的年代。儒將謝晉元家書飽含深情,表達對妻子和家庭的深深歉意,更是體現了甘愿為國捐軀的英雄氣概。

        展覽以謝晉元赴淞滬戰場前寫給妻子的這封家書為開篇,遺書明志,我仿佛看到了一個鐵血將軍在呼喊著,率領著那勇猛無畏的戰士在蘇州河孤軍奮戰。

        讀完謝晉元將軍寫下的絕筆家書,令人動容不已。一場彰顯民族氣節的保衛戰,振奮了抗日精神,這群堅守倉庫的中國軍人被稱為了“八百壯士”。

        以謝晉元為首的“八百壯士”在民族危難之際,舍小家為國家的赤子情懷,展現出了他們對抗戰必勝的堅定決心和豪壯氣概。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僅僅452名戰士,卻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三)

        我從一樓的“血鏖淞滬”、“堅守四行”,到二樓“孤軍抗爭”、“不朽豐碑”,緩緩走過、默默凝視、慢慢品讀。一幅幅歷史照片,一件件烈士遺物,一個個殺敵場景,一段段影像資料,還有展廳制作了的仿真蠟像,生動真實的展現了淞滬會戰的歷史全貌以及抗日將士奮起抵抗日軍侵略的壯烈情景。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陳列設計上除了版面、實物等常規形式外,還輔以戰斗場景、沙盤模型、微型景箱、油畫塑像和影視片等展示手段,給我們以全新體驗與親臨其境的感受。

        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以中外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為基本陳列,展示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和全面抗戰的背景下,在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后期,中國軍隊奉命固守四行倉庫英勇抗戰的感人事跡。通過雕塑、影像等藝術與高科技結合的手段生動還原了那段悲壯的戰斗。駐足紀念館,每位戰士的豪言壯語仿佛還在耳邊回蕩,將士們的英勇身姿仿佛就剛在眼前迅速閃過,向國人和全世界展現了中國不可亡的民族氣節。展廳內,漫步于歷史長廊,殷紅的戰場再一次浮出眼簾,血跡、灰塵在身上流淌與漂浮,耳邊似乎傳來了炮彈猛烈的轟炸聲,我仿佛看到了八百壯士那不朽的靈魂。

        二樓尾廳樹起了一堵“英名墻”,鐫刻了323名壯士的姓名、職務和軍銜,寄托了民眾對當年愛國將士的一片敬意。雖然當時倉庫守軍是一支與大批日寇奮戰到底的孤軍,但孤軍并不孤,因為他們的心中有守土衛國的信念、因為他們的身后還有與四行倉庫隔河相望的大批中國民眾。撤出四行倉庫后進入租界后,他們的愛國信念始終如一,日軍占領租界后殘酷迫害孤軍官兵,令他們充當勞工,但官兵們依然堅守民族氣節。我們在展廳駐足思索、細聲交談、深切感悟,通過參觀,大家了解到,四行倉庫保衛戰標志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這次保衛戰的成功,重新振奮了中國軍民的士氣。

        八百壯士的四行決戰,光耀日月,浩氣長存。

         

        (四)

        走出展廳,我們在當年激烈戰斗的四行倉庫舊墻外的“晉元紀念廣場”留影后,我再次仰望四行倉庫,從彈孔累累的四行倉庫破損墻體似乎響徹著“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的吼聲。

        通過參觀學習,社員們被愛國將士們浴血奮戰、視死如歸的愛國主義精神深深地感動。從心靈深處接受了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深切體會到抗擊日寇英勇斗爭的偉大精神和眾志成城的革命英雄氣概。這場保衛戰向國民和全世界展現了“中國不可亡”的民族氣節。用獻血和生命鑄就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榮耀和偉大。社員們深刻認識了淞滬抗戰中那場悲壯的戰斗,認識到四行倉庫保衛戰中那些浴血奮戰將士們的大無畏精神。

        走出紀念館,冬日陽光穿透薄云灑落在四行倉庫,一群青年學生著紅布標條幅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縷縷光線溫柔撫摸在我們身上,感覺周圍的一切是那么真實和美好,一種情緒油然而生:這美好的當下,這光明的世界不就是那些戰士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嗎?

        想起現場教學帶教教師講解時候曾說:人們是因為看過了熱播電影《八佰》才知道四行倉庫。而我,卻是沒有看過電影《八佰》,卻早知道了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故事。如今又有幸身臨其境觸摸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心緒難以平復。雖然那無情的戰爭早已離去,但戰爭的余音仍仿佛還在我的耳邊回蕩。

        八百壯士耀日月,一場戰斗,因為中國將士的熱血,而成為民族永遠的記憶。今天我們以史為鑒共祈和平,不是為了記仇,只是為了不忘歷史。

        一座倉庫,因為英雄的堅守,而成為民族永恒的豐碑。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版權所有:九三學社云南省委員會 滇ICP備13005073號 Copyright©2004-2013 www.zhainanch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電話:0871-65152994 技術支持:昆明軟件開發公司 滇公網安備 53010202000710號


        微信公眾號

        點擊進入社員之家
        年轻的小峓子3完整版

        <code id="fq8i2"><li id="fq8i2"></li></code>
          <code id="fq8i2"><li id="fq8i2"><samp id="fq8i2"></samp></li></code>

          <font id="fq8i2"><noscript id="fq8i2"></noscript></font><font id="fq8i2"><noscript id="fq8i2"></noscript></font>

            1. <font id="fq8i2"><span id="fq8i2"></span></font>
              <font id="fq8i2"></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