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赴上海交通大學培訓感懷
2020年歲末的大上海,奔流不息的黃浦江畔處處呈現著欣欣向榮的景象。在全國各地掀起學習和貫徹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日子里,我們一行云南九三人,在社省委率領下,從“彩云之南”不遠千里來到了“長三角”核心區域的大上海,在聞名遐邇的上海交通大學舉辦了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暨參政議政社情民意信息員骨干培訓班。
上海交大干部培訓中心精心為我們量身定制了培訓內容,盡管我們的學習時間短暫,但老師們的認真投入的講授,讓我們頗有收獲。授課老師均是來自各自領域內聲明卓著的專家,能置身于這樣高水準、高規格的學習環境,聆聽師者的聲音,思緒和智慧得到了交流和碰撞。在這個精神的殿堂遠里,我們貪婪的品嘗著精神大餐佳肴,讓我們九三人提升了精神營養和思想素養,增強了參政議政能力。這樣的機會是我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
交大安排的現場教學同樣讓我們收獲不菲,在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我們身臨其境的感受到了“四行倉庫保衛戰”的那段歷史,再現了八百壯士孤軍抗戰的感人事跡,讓我們觸摸到了抗日將士不朽的豐碑。在上海博物館,凝望一件件遠古青銅器、端詳一幅幅古代真跡書畫,讓我們大開眼界,感受到了祖國悠久的歷史文明,增強了民族的自信心。
曾經,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是從上海揚帆起航的;今天,我們九三人相約在上海交大認真學習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我為能成為九三學社云南省委在上海交大的“黃埔一期”學員而倍感欣慰。
“千秋邈矣獨留我,百戰歸來再讀書”,記得開班儀式上有紀律規定:無論我們社員在原來單位擔任何種職務,在交大一律是一個普通學員。我們在淞滬百年高校的上海交大校園里,留下了每天迎朝陽、送落日的身影,讓學習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
上海交通大學是我國歷史最悠久、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之一。我們40名九三人來自彩云之南各地,大家在這個新的集體中,從陌生到熟悉、從相識到相知,在交大我們一起學習、一起走過;一同分享、一同交流;一份緣聚、一份情誼。
當我們在交大七寶校區校園里,在哪金黃的銀杏灑滿校園的草坪上盡情揮灑時;當我們在校本部校史館感受從南洋公學到上海交大的歷史行程時;當我一個人徜徉在交大徐匯區校園,駐足在那一幢幢寫滿歷史沉淀的建筑群時;當我們在印有交大?;?、校歌的筆記本聽課記錄時;當我們在學生食堂與學生共同排隊用餐時候。我們仿佛感覺到,我們依稀已經溶化進了上海交大,仿佛成為了上海交大的莘莘學子。
上海外灘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閃爍著璀璨絢麗的燈光,大上海購物商業區熙熙攘攘人流如潮。我利用在交大培訓期間空隙,走訪了蜚聲世界的復旦大學和同濟大學校園,走進淞滬百年知名高校,掬一捧名校的氣息、嗅嗅名校的味道,觸摸中國近代大學創辦歷史,感觸頗深、感慨不已。
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太快,為期五天的培訓就結束了。在畢業結業儀式上,我們興致勃勃聚精會神的欣賞培訓時光回放視頻,大家放下又拿起的是培訓班的那份鏡頭留影,拿起放不下的是在交大收獲的思想火花。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我們從瀾滄江兩岸來到黃浦江之濱,這個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悠久的辦學傳統、為國內外所矚目在上海交大進行為期五天的充電后,相信我們九三人將會把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寓于今后的履職過程中,努力去做一個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民主黨派人士,為彩云之南的十四五規劃進程,發出我們九三人應有的光和熱。
(九三學社普洱支社 李躍斌)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