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先鋒】為戰勝疫情他“三次請戰” ——記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陳國兵
編者按:陳國兵,九三學社社員,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急診ICU副主任、副主任醫師,2月12日赴鄂支援咸寧市直中心醫院 。
云南信息報訊 記者梁東婕 今天是陳國兵援鄂的第7天,從到咸寧的那天起,他就像一部高速的馬達,一直運轉著,沒有很好的停息過。但他卻說,這些都是我該做的,我是一名醫生,救死扶傷是我的本職工作;另外,我還在武漢讀了8年書,我應該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下稱:省一院)急診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陳國兵積極響應號召,接連三次請戰,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一名醫務人員的仁愛之心,用無聲語言證明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請戰一—— 敢字為先
面對疫情擴散蔓延的嚴峻形勢,1月23日,省一院向全院職工發出“昆華齊心抗疫情、不負囑托共擔當”的倡議書。陳國兵第一時間請纓,率先寫下自愿請戰書,要求參加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一線工作:“我是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急診ICU的醫生,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流行,為發揚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大愛無疆、大愛精誠’的傳統,我自愿向醫院申請參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救治的一線工作。我具備專業的重癥救治能力、相關感控知識和充沛的精力。我已經跟家人商量好,隨時可以接受任務,希望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能夠奉獻自己一點微薄的力量!”
“我真想到抗擊疫情最前線,發揮我的專業特長,救治更多的患者。”陳國兵在日記中寫道。為全面了解患者救治工作流程,全方位做足準備應對疫情,大年初一,陳國兵顧不得考慮自己易暈車的體質,主動要求參與一名確診患者從易門到玉溪的轉運。途中兩個多小時,與確診患者共處一個狹小的空間,又穿著厚厚的防護服,陳國兵不出意外地暈車了,雖然胃中翻江倒海,但他仍然堅持觀察患者病情,并不斷安撫患者。
1月26日,作為省一院第一批支援省級定點救援醫院醫療隊的一員,陳國兵抵達省傳染病院。
請戰二——堅守不渝
在省傳染病院支援工作中,陳國兵主動放棄休息時間,每天進行早交班查房和病例討論,給大家講課傳授知識,晚上到病區查看患者,提供診治意見,全力以赴投入到一線工作中。到院第三日,為更好地評估患者病情,陳國兵主動提出給患者進行床旁超聲檢查,即便該檢查需要密切接觸患者,存在很高的感染風險,陳國兵依舊堅持,最終為臨床決策提供了寶貴資料。
2月6日下午,陳國兵的愛人打電話告知:“媽媽打電話問你是不是在省傳染病院工作,她在電視上看到了你的采訪。”對于此次支援省傳染病院,陳國兵一直瞞著年邁的母親,并未實情相告。在日記中,陳國兵表露出心中想法:“自己一點兒都不怕被感染,唯一擔心的就是怕自己傳染給家人。”是啊,脫下防護服,脫下白大褂,這個背影堅毅的戰士也是一個父親、一個丈夫、一個兒子。
在省傳染病院的日子里,陳國兵感受著年幼的患者和家人游戲的開心,感受著給年近花甲的患者過生日的感動,感受著患者病情好轉自己內心的欣喜?;叵脒B日拼命的工作,陳國兵寫下:“不管經歷過什么,都不要辜負醫生的初心和使命。”“仁愛之心、救死扶傷”便是砥礪他及所有奮戰在一線醫護人員堅毅前行的動力。
按照醫院計劃,兩周后會派出第二批醫療隊進行替換,但就在即將完成任務順利歸院時,陳國兵再次向醫院遞交了“請戰書”:
“我已經熟悉收治病人所有流程,并跟省傳老師工作中配合默契,摸索出診治感染病人的相關流程,因考慮到第二批醫療隊來支援,省傳老師必須還要再培訓新隊員采取正確防護措施,那么又要浪費一部分防護用品,再次培訓帶領新隊員來熟悉診治流程及防護方法,無形中又增加工作量,對支援工作效率相當不利。所以我再次申請延長兩周時間,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付出一份力量。”
2月7日,作為省一院第一批支援省級定點救援醫院醫療隊的一員,陳國兵繼續堅守省傳染病院。
請戰三——知重負重
連續奮戰的陳國兵在日記中寫道:“挺想家里人了,特別希望能聚一聚。”但在醫院組織報名支援湖北時,陳國兵又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并安撫愛人:“我這么扎實的醫學知識,當然不會有問題。”
其實,多日的支援工作已讓陳國兵充分認識到醫治任務之重,抗擊疫情之艱,“防護眼罩是用繩子綁著反復使用的,面屏也是反復使用的”,“感染的風險還是挺大的”,但對于自己的選擇,他平淡地說道:“風險我比很多人都清楚,但這個時候總要有人站出來。”
2月12日,作為省一院援鄂醫療隊的一員,陳國兵將和30名“逆行者”——英勇的戰士出征湖北,踏上新的征程,迎接更困難的任務,完成更艱巨的使命。
2月18日晚上八點,陳國兵剛從咸寧的一個縣份上會診完畢趕回咸寧市,這已是他的日常工作。接通電話時,陳國兵說:“我現在趕回醫院上夜班,這里的政府部門對我們很好,還每人配備了兩件羽絨服,一切都很好,我們再不用心,怎么對得起后方這份有力的保障?我在武漢8年,聽得懂他們的話,我能適應這里的環境,大家請放心。”
然而,這一天,陳國兵已從上午8點開始工作,此時正吃著盒飯趕往他所支援的醫院,開始他的夜班工作。
“不累,真不累,我們救治的都是危重患者,他們下面專家缺乏,所以我們理應上。都習慣了,在這里上一天班可以休兩天呢。”其實,有了會診任務,陳國兵所謂的休假都成了空。
當問及家人,陳國兵說只有妻子和妻子的父母知道,自己的父母還不知道,一直以為他還在省傳染病醫院支援。“父母年紀大了,他們知道只會更擔心,等我回去再告訴他們。”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初心易得,始終難守。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陳國兵以實際行動證明,疫情面前,沒有“三戰而竭”,只有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和一往無前的昂揚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