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70年山鄉巨變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新中國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在隆隆的禮炮聲中,偉大領袖毛主席向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全國上下一片歡呼。新中國的成立,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時間飛逝,我們偉大的祖國迎來了她70歲的生日,在這70年里,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70后的我們,是幸福的一代,又是責任重大的一代,還是承上啟下的一代。我們沒有經歷過饑寒交迫、食不果腹,所以是幸福的;我們從小就是在不斷的改革中成長,所以任重道遠;在改革深化的大浪里,在各行各業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也是先行者。
我的家在一個封閉的小山村,上小學的時候,我到了鄰村的小學就近入學,說就近卻還是有接近5公里左右的路程,每天來來回回穿行于蜿蜒崎嶇的田間小路。在那種小路上行走,平衡性必須很好,我們不但可以在有效路面不足25厘米的田間小路上走,還可以跑、跳、打鬧,而且下雨也保證不會滑倒摔跤。一個村子也沒幾家有自行車,周末或放假的時候,幾家有自行車的孩子,會趁大人做農活的時候,相約推出自行車到曬谷場上去學騎,都是大的教小的。家里沒車的只能眼巴巴看著其他孩子玩,偶爾也會被同意玩一兩次,那種激動的心情溢于言表。那時候對于坐車出行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更沒有柏油馬路、高速路的概念。
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祖國大江南北,人們壓抑已久的熱情猶如火山噴發一般,賺錢過好日子已成為每個人、每個家庭共同的追求。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錢袋子不斷殷實,自行車已經成為每個家庭的標配,出門辦事、走親訪友,可以人人騎車,而且自行車也進行了更新換代,從最初的大載重到后來的輕便自行車??墒锹穮s一直沒什么變化,田間小路還是那么窄,崎嶇的山路還是那么坑坑洼洼,下雨天出門路面還是那么泥濘,水洼與泥巴溏在鄉道上交織,自行車的出行受到極大限制,有的人因此一輩子沒進過城。
后來,隨著工作、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搶時間高效率已成為時代的最強音,摩托車成了人們追逐的對象。開始時摩托車價位非常高,要1萬多一輛,還是帶擋位的,對駕駛員的技能要求較高,在駕駛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速度不斷變換著擋位。但是對于轎車望塵莫及的普通老百姓來說,摩托車是可以實現的希望,而且摩托車對路面的要求不高,又比自行車省時省力,能很好的適應鄉村道路狀況。
1992年鄧小平南方視察談話以后,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越來越快、步子越來越大,經濟發展更是以日新月異的速度推進,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改革的春風吹遍大江南北,也惠及我家鄉的小山村,方便快捷的摩托車漸漸走進千家萬戶,越來越多的家庭配置了摩托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承載著家人的夢想,帶著老人小孩奔忙在通往富裕的幸福之路上。
此時道路狀況有了很大改善,彎彎曲曲的鄉道已經變成了平整的柏油馬路,村道雖然還是土路面,但是經過沙石的鋪墊修善,已經不再沆沆洼洼,路邊還挖了排水溝,下雨時路面上也很少有泥巴溏。公共交通也走進了村里人的生活,不管是面包車還是中巴車,都大大縮短了鄉村與城市的距離。越來越多的村里人走出山村,走進城市,這要感謝公共交通的發展,此時的公共汽車站成了最熱鬧的地方。一些有經濟頭腦的村里人,帶著家鄉的農副產品坐公共汽車到城里淘金,城里的商販拉著各式各樣的生活用品乘公共汽車到各個鄉鎮集市售賣。摩托車的缺點日益突顯,拉貨拉人都不如小汽車。富裕起來的人們“小汽車夢”日益強烈,小汽車又成為了新寵,漸漸進入少數先富起來的家庭。
我工作2年以后,世界進入了新紀元。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交通的飛躍發展,一條條高速路縱橫交錯,國家的村村通公路項目如火如荼的開展,讓閉塞的山鄉也有了干凈平整的水泥路,土路、泥巴路一去不復返。路網的發達,交通的便捷,讓普通百姓有了更多發展機會,很多年輕人或通過努力讀書進城,或通過農副產品銷售進城,或通過勞動力轉移進城,在城里扎根生活。小汽車慢慢成了代步工具進入千家萬戶,有的家庭還不止一輛。隨著人們對汽車需求的不斷升級,品牌也不斷推陳出新,國外品牌也爭相涌入國內市場,如寶馬、豐田、路虎、林肯、凱迪拉克等。車子款式也由代步型向舒適型、休閑型、功能型轉變,小汽車也逐漸成為個人、家庭財富實力的一個象征。
黨的十八大之后,中國改革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高新尖技術得到迅猛發展,以智能科技為標志的高新尖技術廣泛應用于汽車領域,無人駕駛、自動駕駛已經成為現實。低碳環保、綠色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公共自行車、共享單車、共享汽車,逐漸成為人們新的出行方式。新能源汽車產業也以燎原之勢,逐漸發展起來,越來越多進入尋常百姓家。
現在,在城市,已經是“條條道路通羅馬”,地面上是寬敞的柏油馬路、高速路、動車、高鐵,地下有地鐵路網,空中有小型、中型、大型客機,海上有游艇、貨船、客輪,承擔著運輸貨物,接送旅客的任務。手中的4G和即將來臨的5G,讓人們可以在家里看世界,方便快捷的物流讓人們輕松出行,網約車解決了人們停車難、等車慢的煩惱。在鄉村,柏油馬路更加平整,水泥公路也通到了各個自然村組,甚至部分田間小路都已變成了車路,現代化的農業機械設備在田間地頭轟鳴,取代了人背馬馱和手工勞作。
現行的交通網絡越來越便捷,交通工具越來越高效,早上還在小山村,晚上就可以站在天安門廣場上仰望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
現代交通的發展,折射出的是我們國家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經濟實力的不斷壯大和國家實力的日益強盛。
習主席說:“現在是一個流動的中國,充滿了繁榮發展的動力。”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新時代里,億萬中國人寫下了新的奮斗篇章。這是一千多萬人脫貧、一百多個貧困縣摘帽的喜人碩果,是復興號奔馳大地,港珠澳大橋跨越滄海,嫦娥四號九天攬月,北斗系統服務全球的壯麗畫卷,是大江南北一個個勤勞的身影,千門萬戶里飄出的幸福笑聲。新時代里,有陽光燦爛的日子,也有風狂雨疾的時刻,但無論是晴是雨,我們從未懈怠,從未退縮。奮進是中國的姿態,奮斗是我們的姿態。
在新的征程上,我們更要有打硬仗、闖難關的堅韌。“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直放眼量。”我們今天所處的,正是船到中流水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愈進愈難,不進則退的時候。所以,無論你是在田間忙碌的農民,還是在流水線上忙碌的工人,無論你是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黨員干部,還是堅守的實驗室里的科研人員,抑或是懷揣“小目標”的創業者,還是日夜為生活奔波的工薪族……每個人都是這個偉大時代不可或缺的主角。更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肩負重任,堅韌中國夢才會有活力,未來的中國才更加可期。
如月之恒,如日之開?;厥仔坳P漫道真如鐵,感悟人間正道是滄桑,展望長風破浪會有時,在奔涌不息的時間長河中,我們將繼續肩負歷史的重任,砥礪前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感恩當下的美好,展望無限的未來,腳踏實地,創造無愧于偉大新時代的新的輝煌。
(九三學社楚雄州委科技二支社 尹美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