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與科學精神的理論與實踐淺談
九三學社的前身是“民主科學座談會”,在九三學社創建時就已經明確民主與科學是立社宗旨。九三學社成立時的宣言:“本社同人,即本‘五四’的精神,為民主與科學之實現而努力,始終不懈,謹此宣言。”現在,紀念“五四”運動,研討民主科學的時代內涵、思考今后的發展道路,已經成了九三學社的一個傳統。九三歷代領導人許德珩、周培源、吳階平主席將“民主與科學”視為九三的靈魂,九三新一代領導人韓啟德更是堅定不移地表明:“堅持九三學社民主與科學的傳統,用民主與科學的精神凝聚人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民主與科學”蘊含著不同的人文精神內涵,九三學社一如既往地高揚著“民主與科學”的旗幟,積極履行參政黨職責,大力推動民主政治制度建設。
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民主與科學政治理論的前提條件
我國憲法規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這一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長期實踐中確立和發展起來的,是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風雨同舟、團結奮斗的成果,是當代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有著共同的奮斗目標。“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 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合作的基本方針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中國的國情和國家性質決定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多黨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領導是政治領導,即政治原則、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都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也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發揚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協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開展工作,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中國共產黨和各級政府就大政方針以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在決策之前和決策執行過程中在人民政協進行協商,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集思廣益,這是中國共產黨和各級政府實現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的重要環節。
九三學社作為參政黨,應該在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方面做出更加積極的努力。我們被賦予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和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的職責,理應擔起歷史的重任,通過各種渠道,采用各種方式,積極建言獻策,反映社情民意,與執政黨同心協力,完善各種政治制度,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二、民主與科學精神的理論探索
作為一個成熟的政黨,應有自己的思想理論基礎,要有自已明確的政治主張。一個政黨有了靈魂,有了政治主張,有了理論引導,才會有生命,才有凝聚力和戰斗力。民主與科學就是九三學社一面政治主張的大旗,是我社思想建設的中心和靈魂。“五四”運動至今的歷史告訴我們,思想啟蒙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過程,要讓民主意識和科學精神真正在全體社員心中生根發芽,繼而通過社的各級組織和廣大社員影響到全社會。九三學社由于歷史原因,對于民主黨派理論的研究一直未予重視,造成現在參政黨理論建設缺失,沒有自己獨特的話語體系,因而在很多提法上與執政黨雷同。對照《社章》中對九三學社的性質、地位、指導思想的歷次提法來看,總是隨著當時政治形勢的變化、照搬中共的教條而作不同的表述和修改。歷史已經證明,缺少自己的政黨理論的指導,只會使我們迷失了前進方向,模糊了是非觀念,喪失了政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高舉民主與科學旗幟,不斷豐富九三學社參政黨理論。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國建設現代化是一個大力發展現代科學技術文明的實踐過程,人的意識形態諸如思想、認識、信仰、情感、心理等都發生了深遠的變化,已經意識到民主的重要性。民主作為一種社會政治制度,其目的是要協調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維護大多數人乃至全社會的利益,達到一定程度的社會有序化。最高意義上的民主是要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達到合乎社會發展規律的境界。作為合理的社會政治有序化形式,民主從根本上來講歸結于科學,正如最高意義上的善與真是統一的一樣??茖W無論是作為既存的知識系統和社會活力,或作為一種精神、思想,都是社會政治合理性的本質。就民主和科學二者相統一的關系而言,民主是其形,科學則是其質 。
民主的實現與否,與社會中的多數人的自我感受相吻合,是社會集體的客觀利益的主觀體現。從科學和民主的社會活動過程及其判斷標準來看,科學是從自身到自身之外的他物,民主則是從自身到自身,科學以客觀的自然物為其對象,民主以人們的社會關系為其對象,并為多數人的認識水平所能及的程度所決定,其本身主要由主觀因素構成的,這樣,在社會大多數人的認識水平與真理的標度相去甚遠時,民主與科學在社會中的表現便顯示出尖銳的矛盾 。
民主是一個社會發展到高級階段的政治形態,是到目前為止人類文明的最高級社會方式。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已多次強調,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我們要建立的是人民當家作主的人民民主國家。為了建立適應中國國情的民主制度,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一直在探索中前進。憲法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為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定為我國基本政治制度。
相對于民主,科學精神在中國尤其缺乏。鄧小平曾經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表明中國共產黨人對科學技術有了嶄新的認識。我們過去缺少創新和變革,更缺少追求科學真理的勇氣和實踐?,F在,我們雖然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科學技術實力有所增強,但應該看到,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科技水平還不高,我們的國民科學素質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振興中華,需要我們發揚科學精神,即實事求是的精神,求真務實的精神,堅持真理,在創新中求發展,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在進行政治民主化建設的同時,不能忽視政治的科學化建設。民主的實現只有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才能達到民主的最終目的。以往一些政策上的失誤,不僅與決策過程的民主化程度不夠有關,更重要的是決策科學化沒有能夠很好地實現。建立民主與科學相統一的高度有序化社會,需要不斷豐富民主與科學精神的內容。
九三學社要順應時代發展,與時俱進,創新參政黨建設理論,才能在推動中國的民主政治進程中大有可為,才能為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對參政黨民主與科學理論的創新和發展,就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
三、弘揚九三學社優良傳統,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九三學社的立社宗旨完全繼承了“五四”運動的思想萌芽與精華。“五四”時期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思想最活躍、文化最絢爛的時期,這種思想的繁榮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為中國各民主黨派的創立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礎。
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這是九三學社的歷史責任。弘揚民主與科學精神是九三學社豐富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當前中華傳統的人文精神的存續標準是能否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秀的人文精神在歷史長河中得到傳承、發展、弘揚,并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得到體現,民主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兩者具有內在的一致性,人文精神與民主科學精神共同進步,它們的融通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前提和保障。
中共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承接,是全社會價值共識做出的重要論斷,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遵循。作為參政黨,九三學社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者和參與者,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遵循者和實踐者。只有把學習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本質要求,才能最大限度地達成政治共識,使一切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才能使所有成員的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實現組織的團結、穩定和和諧發展;才能使所有成員的思想道德品質有一個準確的衡量標準,在全組織內部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和前進動力;才能使所有成員的思想和行動同國家和民族的主流精神一致,自覺為完成共產主義這一最終使命不懈地努力奮斗??傊?,如果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共執政黨的立黨之本,那么學習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便是九三學社的立足之基。
四、加強自身建設,努力開創九三學社工作新局面
九三學社是由中高級知識分子組成的參政黨。九三學社近幾年組織發展很快,新社員不斷加入,在壯大隊伍并帶來新鮮血液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帶來良莠不齊、差異增大的問題。一方面,廣大九三成員需要提高政黨意識,提高參政議政能力,另一方面,亟需加強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在保持組織正確政治方向的同時,讓更多的社員充分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為九三的組織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貢獻力量。隨著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推進,對參政黨成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切實加強自身建設,把九三學社建設成為一個思想上堅定、履職上堅實、組織上堅強的參政黨,成為新形勢下的迫切任務。一是繼續弘揚民主科學優良傳統,承前啟后,繼往開來,高舉九三民主與科學大旗,向鄧稼先、朱紅元、嚴濟慈、茅以升、王選、吳階平等九三前輩學習,著力加強以愛國民主科學為核心價值理念的文化建設,始終保持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自覺和自信,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同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的最大共識。二是加強能力建設。始終把學習放在重要的位置,不斷增強政治把握能力;突出科技特色,積極參政議政,為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建諍言、獻實策,提高履行參政黨職責的能力;不斷拓展組織領導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為促進經濟協調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在本職工作中,做到統籌兼顧,雙崗建功,為單位增添光彩。三是健全完善社內規章制度,加強隊伍自身建設。大力推進人才強社戰略,不斷增強為民服務的本領,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建設一支組織完備、遵規守紀、團結協作的參政黨隊伍。同時積極開拓服務社會新機制和新途徑,通過多渠道寬領域的各項活動,向社會展示九三學社的良好形象。
民主與科學作為人類的共同財富,對推動世界的文明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中國的歷史發展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勢下,繼續弘揚民主與科學精神,已成為時代的主旋律。我們九三人要發揚愛國、民主、科學的優良傳統,高舉民主與科學旗幟,努力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新中國,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貢獻力量。 (周永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