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監督助推昭通脫貧攻堅——九三學社云南省委對口昭通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
“青瓦坡頂兩頭翹,白墻灰線格子窗”,風格風貌一致的房屋錯落有致,小廣場已初具雛形,烏蒙山中一個美麗宜居鄉村已然呈現。12月9日,溫暖的陽光刺破連日的陰霾,灑滿了昭通市昭陽區靖安鎮大耆老村。
烏蒙貧困戶的新生活
聽到村里新建廣場上響起的喇叭聲,正在裝修新房的昭通市昭陽區靖安鎮大耆老村的村民蔡發吉趕緊走出家門,看看是不是又在宣傳新的脫貧幫扶政策??吹揭蝗喝嗽趶V場上觀看村鎮規劃建設情況視屏,老蔡一打探才知道,原來是省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云南省委主委曾華,帶領九三學社云南省委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領導小組一行,來到大耆老村了解村里的脫貧攻堅情況。
“以前我們住在山那邊,進村的道路太差了,只有摩托車和拖拉機進得去,在政府的幫扶下,給我們每戶貧困戶實行5萬元免息貸款,統一在這里修房子,房子已經建了兩層半,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呢。” 蔡發吉笑著說。
“家里有幾口人,是從哪里遷來的?”在蔡谷偉家的新房里,曾華和他拉起了家常。
“除了我和老伴,還有兩個孩子,今年小兒子也已經參加工作了,我們就幫著帶帶小孫子。”蔡谷偉說,隨著孩子們就業,家里的負擔減小了不少,日子越過越紅火。聽到這么說,曾華對同行的當地領導說到:“教育,是脫貧的一個重要渠道,只要就業了,家庭的窮根也就斷了。”
大耆老村是昭通市實施易地搬遷扶貧的村鎮之一。近年來,昭通市聚焦“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區域,堅持“先規劃、后建設”和“自愿方便、夠用實用,能修不建、建則建好”的原則,嚴格把好選址關、風貌關、功能關“三個關口”,積極引導貧困戶合理建房,加快推進易地扶貧搬遷。按照省的要求修改完善“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規劃搬遷7.14萬戶26.28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18萬戶18.51萬人,同步搬遷戶1.96萬戶7.77萬人。2016年度計劃搬遷安置31050戶12105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8878戶67053人)全面啟動實施,啟動集中安置點479個,已竣工32個,民房建設已竣工19858戶。預計年底完成年度計劃民房建設主體工程,春節前可入住新居。
搬遷了,新房修好了,未來的發展在哪里呢?這是九三學社云南省委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們最為關心的問題。“住在這么好的房子這么美的村子里,相信日子會越來越好呢。”蔡發吉一臉質樸的憨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蔡發吉的信心是有理由的。2016年,是“十三五”脫貧攻堅首戰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昭通市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指南,深入貫徹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嚴格遵循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全局,按照“兩不愁、三保障”總體要求,高位統籌謀劃,堅持片區發展與整體脫貧結合、轉變思路與創新方式結合、精準識別與精準施策結合、穩步推進與務求實效結合、激發內力與借助外力結合、督查考核與執紀問責結合,形成了一套完整有力的指揮、責任、督查、考核體系,深入實施“5+N個一批”行動和“6個精準”,推動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向縱深推進,13個貧困鄉鎮、231個貧困村、24.02萬貧困人口有望按期脫貧、出列,實現首戰告捷。
對于搬遷戶,昭通市也制定了相應的產業扶貧、技能培訓、勞務輸出等幫扶政策。2016年,落實產業扶貧12785戶,開展技能培訓32393人次,勞務輸出9029人,
在一棟新建的兩層小樓房前,大家贊嘆貧困戶張仁偉家門前的柵欄圍起的小菜園里綠油油的蔥蒜芫荽樣樣齊全、青菜白菜長勢良好。來到門前,看見門上貼著一副 “吃水想念挖井人,翻身不忘共產黨,不忘黨恩。”的對聯,曾華主委忍不住拿出手機拍了下來。
在靖安鎮大耆老村,工作組詳細了解了該村產業發展情況,查看了民房等建設情況。
民主監督助推烏蒙脫貧攻堅
昭通位于云嶺高原與四川盆地的結合部,屬典型的山地構造地形,山高谷深,海拔高差大。高原山川的交響樂,奏響了滇東北無限撼歌,故此有烏蒙磅礴之氣勢,是我省貧困面積最廣、貧困程度最深、貧困人口最多的州(市)。全市11縣區除水富縣外,其余10個縣區均為國家重點扶持貧困縣和烏蒙山片區特困縣。截止2015年底,還有貧困人口111.95萬人,貧困發生率21.53%,分別比全國、全省高出15.8和8.8個百分點。
2015年底,在中共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明確了統一戰線參與精準脫貧工作。今年7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外人士座談會上正式提出“民主黨派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的政治任務。今年9月,中共云南省委明確了九三學社云南省委對口昭通市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的工作。
九三學社云南省委對昭通市的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非常重視,專門召開主委會議研究這項工作,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并制定了《九三學社云南省委員會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方案》,明確了工作內容和任務分工。
曾華說,中共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明確統一戰線參與精準脫貧工作,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外人士座談會上提出“民主黨派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的政治任務,不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各民主黨派拓展履職內容的里程碑,更是堅持和完善我國多黨合作制度、拓展民主監督渠道、充實民主監督具體內容、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創新舉措。各民主黨派中央已經啟動的“對口省份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充分體現了中共中央對各民主黨派中央的高度重視和信任,以及中共中央堅持并完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態度與決心。民主黨派以民主監督的形式參與黨中央國務院脫貧攻堅的重大戰略部署,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可以更加充分地認識到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和發展道路的正確性,可以更加真切地認識中國國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復雜性和偉大意義。這一新舉措,一方面是通過調動民主黨派的積極性和作為第三方的視角,使民主監督對脫貧攻堅起到幫助推動作用,另一方面是為我國多黨合作基本政治制度如何深入發展,如何更好發揮民主黨派民主監督職能的探索指明了方向。
在當天下午召開的九三學社云南省委對口昭通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聯席會議上,曾華聽取了昭通市副市長李春林介紹昭通市脫貧攻堅情況,結合兩天來工作組在巧家、昭陽等貧困地區的走訪調研,感到昭通市委、市政府對脫貧攻堅工作是非常重視的,力度大,措施實,操作性強。經過艱苦努力,13個貧困鄉鎮、231個貧困村、24.02萬貧困人口有望按期脫貧、出列,脫貧攻堅工作已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曾華表示,在中共云南省委的領導下,九三云南省委將履行好脫貧攻堅民主監督的新職能,緊緊圍繞云南建設大局,主動參與、積極協調與脫貧攻堅目標地區和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進程。堅持問題導向,深入所對口地方一線調查研究,通過意見、批評、建議等方式,對脫貧攻堅落實情況進行監督,特別重視精準識別、建檔立卡、產業帶動和民生保障兜底脫貧等工作情況。與此同時,將發揮民主黨派成員智力優勢,創造一切有利條件,因地制宜開展監督工作,求真務實,創新求變,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保駕護航。九三學社云南省委將與昭通市共同努力,本著幫忙不添亂,同心協力,力爭為昭通市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貧困縣脫貧摘帽”計劃任務,與全國和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做出貢獻。
中共昭通市委副書記王忠表示,今后開展扶貧攻堅工作要全面接受九三學社云南省委的監督,真實反映昭通市的脫貧攻堅成效。全市要統一思想,充分認識民主監督的重要意義;全力支持、自覺接受九三學社云南省委的民主監督;主動作為,切實把民主監督轉化為工作動力;精心組織、認真謀劃市內各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積極整改監督中發現的問題,認真接受監督工作中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充分借助民主黨派的人才、智力和社會資源,補齊發展短板。共同推進昭通的脫貧攻堅工作,打好脫貧攻堅主動仗。
九三學社云南省委副主委周勇、常敏,專職副主委解麗平,副主委王云月,秘書長牟寶恒,宣傳處、社會服務處、辦公室的相關人員參加了此次民主監督啟動活動。
(趙國英 文/圖)